【城市观察】从便利到品质:上海"15分钟社区生活圈"的3.0时代

⏱ 2025-08-17 01:31 🔖 上海同城交友 📢0

(首席记者 吴明)在徐汇区乐山新村,退休教师张美玲正在社区"智慧健康小屋"进行自助体检。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,整合了12项医疗检测功能,数据直连三甲医院。"以前看病要跨区,现在下楼就能问诊,"她指着电子屏上的报告,"连中药代煎都能预约配送。"

这种"家门口"的服务升级正在全市铺开。市住建委2025年数据显示,上海"15分钟社区生活圈"覆盖率已达98%,其中3.0版示范点占比35%。最具代表性的是静安寺街道的"社区服务综合体",这里集合了无人超市、共享厨房、数字图书馆等28项功能,日均服务超2000人次。
爱上海最新论坛
"社区不只是居住地,更是生活场。"在浦东新区联洋社区,规划师李明向记者展示他们的"社区元宇宙"平台。居民通过手机就能参与社区议事、预约共享办公位、查看垃圾分类数据。更令人惊叹的是"数字孪生"系统,可以模拟社区改造效果,让居民投票选择方案。
上海私人品茶
文化服务也在创新。记者在杨浦区四平社区看到,由老厂房改造的"社区文艺中心"正上演沉浸式话剧,观众可以通过AR设备与演员互动。隔壁的"记忆咖啡馆",老人们用3D打印技术复刻儿时玩具。"我们收集了500多个老物件故事,"负责人介绍说,"年轻人用数字技术帮长辈留住回忆。"
爱上海
商业形态同样在变革。长宁区愚园路的"邻里市集",每个摊位都配备智能终端,既能交易又能发布社区活动信息。周末的"技能交换角",金融白领教阿姨们用手机银行,阿姨们则传授编织技巧。"这种交流,"00后摊主小林说,"比外卖APP更有温度。"

从黄浦区的老城厢到临港新片区的未来社区,这场"方寸之间的城市革命"正在重塑上海的城市肌理。当便利遇见品质,"宜居城市"正在升级为"乐居城市"。(完)